消费援疆,让喀什特产搭乘“山东特快”飞驰东海岸
日期:2025-04-27

当麦盖提县的灰枣在晨光中闪烁蜜糖色的光泽,当喀什的巴旦木在干燥的空气中酝酿醇厚的香气,它们正搭上一列列“山东特快”,跨越4000公里奔赴黄海之滨。近年来,日照援疆充分发挥自身市场优势,携手当地职能部门及企业积极推进消费援疆工作,促使麦盖提县市场体系培育稳步落地,实现了两地之间的双向互动赋能,不断拓宽新疆特色产品销售渠道,擦亮"山海相连新疆有礼""礼遇新疆"等特色品牌。


渠道突围,不离东海岸吃遍天山南


在日照街头,新疆特产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23年12月,五莲县新疆特产店率先开业,掀开了喀什特产大量东进的序幕;2024年5月,新疆好味道・日照旗舰店以崭新姿态开门迎客;同年11月,“新疆好味道・优选麦盖提”日照老城区特产店正式营业,为市民带来更丰富的选择。2024年春节,“年味新疆”特色产品展销会现场人头攒动,7天时间实现1126万元的销售额。


429bbc810c14d943bd65eaeb4044e78c.png


新一批援疆干部人才进疆后,迅速投身到推广麦盖提县特色农产品的工作中。他们依托“国”字号销售渠道,为新疆特色产品产销体系全面升级按下“加速键”。如今,满载着葡萄干、巴旦木、灰枣等特产的货车,沿着优化后的运输路线,如同穿梭的巨龙,日夜兼程驶向日照。同时,“进社区、进广场、进景区、进商场、进楼宇、进展会”的“六进”活动,更是让新疆特产融入日照市民的日常生活。在社区活动现场,居民们品尝着香甜的新疆瓜果;在商场里,游客们挑选着精美的新疆工艺品,一场场接力销售活动,让不出日照就能购买新疆特产成为现实。截至目前,4家特产店、10余场线下活动,助力8000余吨新疆特色农产品走向日照市民的餐桌,实现了“市民消费零距离”。


质量筑基,每一口品尝都充满对新疆的想象


曾经,“如何买到正宗新疆特产”是日照市民消费的卡点,如今,走进日照新疆特产店,货架上整齐摆放的产品,品质看得见、摸得着,让人买得放心。


aac24fc4a1f25ce6d2895e40e70bb05e.jpg


为了让日照市民品尝到最纯正、最新鲜的新疆味道,日照援疆在产品质量把控上狠下功夫。麦盖提县供销社作为特产供应的“大后方”,与喀什地区优质供应商紧密合作,从种植源头抓起,对每一个生产环节进行严格指导和监督。在红枣种植基地,农技人员手把手教农户科学施肥、修剪枝条;在加工厂里,每一批产品都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同时,依托“大仓东移”渠道和相关利好政策,完善物流运输体系。先进的保鲜技术、高效的运输车队,让新疆特产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状态抵达日照。“政府+国企”的合作模式,更是为产品质量和供应保驾护航,让日照市民的每一口品尝,都充满了对新疆的美好想象。


东西协作,买卖之间架起文化“彩虹桥”


消费援疆,最终指向的是惠民富民。在日照援疆助力下,麦盖提县的特色产业链不断延伸。“以前种枣全靠运气,现在不仅有技术指导,还有稳定的销售渠道,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番!”麦盖提县红枣种植户阿依古丽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据统计,消费援疆已直接或间接带动当地1000余名群众就业,人均年增收超2万元。

产业援疆不仅要“输血”,更要重“造血”。在红枣产业领域,实施红枣产业科技创新“星链”示范工程,建成红枣产业研究院,引入新疆农科院和山东农科院红枣专家科研团队,开展技术培训,强化科学管理。同时,实施红枣产业“保险+期货”县域覆盖,为红枣产业发展加上“双保险”。在纺织产业方面,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强基增效工程,吸引华盛、绚彩、欧泰等龙头纺织企业入驻,推动产业集聚发展,让麦盖提棉纺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此外,打造红枣特色小镇和刀郎画乡文旅特色小镇,大力支持刀郎画乡景区和N39°沙漠景区发展,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开发特色文旅体验项目。如今,沙漠越野、徒步、自行车骑行等项目吸引着众多游客,让“黄沙”真正变成了“黄金”。


92018423102608dc58c8508576b4e262.jpg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日照援疆还通过民间艺术交流、非遗文创展示、产品展示品尝等形式,让新疆风情在东海岸绽放光彩。在一场场文化活动中,浓郁的刀郎文化走进日照,消费援疆工作成为了日照市民认识麦盖提、了解援疆工作的重要窗口。

从喀什的戈壁绿洲到日照的黄金海岸,特产流动的轨迹,勾勒出两地人民情谊交融的脉络。以消费为纽带,山东援疆架起了民族团结的桥梁,铺就了东西协作、共同富裕的道路。未来,随着产业协作的深化、销售渠道的拓展和品牌效应的提升,消费援疆这把“金钥匙”,必将打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大门,让富民兴疆的画卷在鲁疆两地的携手努力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