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乡镇援疆干部风采丨亓玉才:心系乡村谋发展 助力振兴展“新颜”
日期:2022-10-31

编者按:2020年以来,山东援疆按照中组部推进乡镇干部援疆试点工作要求,认真落实鲁疆两地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精心选派42名乡镇援疆干部,对口支援喀什地区21个乡镇,统筹抓好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文化旅游、生态环境、民族团结和组织人才振兴等工作,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两年多来,他们脚下沾泥、身上沾土、心里装着基层群众,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为喀什地区建设发展添砖加瓦,谱写了一曲曲忠诚奉献的援疆赞歌。近期,山东援疆推出一批乡镇援疆干部先进典型,展现他们的风采,砥砺全体援疆干部人才像他们一样,接地气办实事,暖人心聚民心,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贡献山东智慧和力量!


才1.png

丨山东乡镇援疆干部亓玉才(图右二)在辉煌村指导果树修剪


2020年3月,亓玉才告别年迈的母亲和上高中的儿子,义无反顾地来到岳普湖县也克先拜巴扎镇,担任镇党委副书记,担负起助力全镇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任。入疆两年多来,他携受援镇援疆工作队,牢记组织重托,心系边疆百姓,扎根乡村一线,发挥自身优势,用智慧和汗水绘就了也克先拜巴扎镇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盘活资产抓招商,产业振兴强基础

富民兴疆,产业振兴是基础。而项目落地投产则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克先拜巴扎镇作为农业大镇,农业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较低、产业融合度不高等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制约着当地乡村产业发展。亓玉才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出“坚持问题导向,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构建起全镇产业新格局,推进了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注重延链补链,产业集聚建园区。亓玉才围绕农业做文章,在种植育苗、农业配套、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发力,盘活闲置资产,先后引进3家企业,建设农业产业园区。

才2.png

丨指导镇农技干部开展农田耕种


泰岳农业产业园是2016年建设的智能育苗温室大棚,整体利用效率不高,亓玉才通过多方对接,引进了新疆博天瑞园农业科技公司进行全面托管运营,今年培育出的亨椒垄腾等蔬菜苗子品种供不应求,畅销周边乡镇,带动了蔬菜种植业的发展。助力新疆博天瑞园农业科技公司发展集农业种植、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除盘活智能育苗温室大棚外,还盘活闲置温室大棚300余座,流转土地400余亩建设种植基地,主要种植香葱、胡萝卜等市场前景好的农产品。

同时,盘活卫星工厂1000余平方米,用于农产品深加工,实现了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链条产业。注重延展产业链条,提高农业配套服务水平,招商引进聚能滴灌带厂,发展节水灌溉产品和农业薄膜产品,更好地服务高效节水农业。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就地消化红枣等量大质优的农产品,建设红枣加工产业园,引进了新疆万亩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现红枣收购、仓储、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民销售难和价格低的问题。

通过一系列招商“组合拳”,逐步改变了受援地乡镇产业结构单一的局面。一家家招商企业的落地为受援地乡镇发展注入了活力,亓玉才认识到:招商是关键,但营商环境的好坏决定着受援地乡镇和企业的长远发展。他积极协调当地党委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在配合招商落地企业服务上下功夫,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制度和措施,使企业一落地就受优待、聚人气、有活力。同时积极推进农商互联、产销衔接,加快特色农产品“走出去”的步伐,积极推进当地与西域尚农合作社合作收购辣子、板栗南瓜、土豆等农副产品,大大提高了农民种植积极性。

才3.png

招商引进企业签约仪式


聚焦高端高效,注重特色建基地。农业要发展,高效是出路。依托塔勒博依村泰岳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100座日光温室大棚,打造特色林果种植基地,新引进泰岳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高端水果车厘子5000余株。据现场王总介绍,第一茬车厘子预计明年6月份就可上市销售,较国内其他地区可早上市一个月,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而且还能带动周边大批农民就业增收。针对当地绿化苗木需求量大、苗木管理精细化不高的问题,援疆工作队积极对接,引进陕西中峰园林公司,建设花卉苗木基地,新植红叶李、冬青、玫瑰木槿、月季等绿化树种,项目的落地能更好地服务受援地绿化事业,还可带动周围农民发展苗木种植的积极性。


瞄准就业扩渠道,群众增收聚民心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两年多来,亓玉才时刻把就业增收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通过商业运营、培强产业等措施,持续拓展就业渠道。

加快城镇建设,带动创业就业。也克先拜巴扎镇是岳普湖县西部的中心镇,商业发达、人口密集、人流量大,亓玉才积极利用该镇优势,协调引进陕西中建新疆分公司,在镇驻地开发建设3000余平米商业房,通过项目撬动作用,推动了镇馕产业园和美食一条街的建设,形成了规模集聚效应,为返乡人才提供了创业空间。同时,助力推进老巴扎拆除改造,在规划编制、引进客商、后续经营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镇驻地商业发展、环境面貌得到大大改善,生活服务、农资销售、农机修理、服装鞋帽等商业经营日益繁华,镇驻地龙头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去年以来,新增商业门头房33家,新增就业80余人。

才4.png

丨在拖把加工合作社指导工作


注重就地就近,提高就业质量。为方便群众“家门口”就业,扶持小微产业,投入援疆资金20余万元,在辉煌村发展拖把加工产业,打造拖把加工专业村,实现村民就业、顾家两不误,30多户家庭家门口就业。合作社社员布合力且木·米吉提,现在每天轻轻松松加工拖把180把,可以领取到180元的报酬;新疆众诚服饰是山东济宁客商利用卫星工厂逐步发展起来一家服装加工企业,工作中注重靠前服务,解决问题,目前企业就业人由原来的不足50人增加到现在的137人,人均月工资达到 2800元;招商引进的喀什鲁新农产品合作社落户“一抓双促”示范村辉煌村,解决了10余名老百姓家门口就业的问题;新疆博天瑞园农业科技公司新招录员工麦麦提•伊明,以前干护林员的工作,工作量大且月工资收入只有800元,到公司工作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企业培训,工作开展现在已经得心应手,月工资收入也可以拿到3000元以上。同时,针对群众就业需求,驻镇援疆干部协调企业把农业专家请到田间地头,现场传授修剪、施肥、育苗等农业知识,提高群众实用技术及现场操作能力,为实现更好就业提供了保障。


文化润疆润民心,民族团结一家亲

群众所需,援疆所向。入疆以来,亓玉才坚持始终将老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入手,干实事、见实效,切切实实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

才5.png

走访慰问“连心户”家庭


文化润疆润民心。协调投入援疆资金400余万元,建设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15处,新建14个村四史馆、国学讲堂、文化书屋等文化场所建设,村民开展文化活动、宣讲培训等活动有了新阵地。同时,注重文化引领,在全镇常态化开展两次“鲁礼庆婚·岳好家庭”评选表彰活动,对80户“文明家庭”、40名“致富带头人”,60对“金婚”、“银婚”夫妇进行了隆重表彰,各村干部、群众代表共计400余人参加了活动,增强了群众的荣誉感,引领社会新风尚。

温暖行动促连心。来疆后的第一个老人节,他到镇幸福大院去走访调研,当得知院里的老人们过冬衣物还存在缺口时,他坐不住了。当时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60多个老人的棉衣一次性购齐在这个地方实属不易,但是,作为组织和群众信任的援疆干部,他把为老人们购置棉衣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特事特办。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在6村卫星工厂联系到棉衣货源,在重阳节前,把捐献的价值8000余元的棉衣送到镇福利院,当老人们拿到棉衣时,看到的是他们脸上满满的幸福。为全面掌握幸福院老人们的健康状况,他协调“泰岳连心”医疗工作队为老人们做了免费查体,受到老人们的赞扬。2021年他协调内地客商为驻地捐赠法桐、银杏、樱花等绿化树木400余株,价值10万元以上,提升了镇域环境。同时,与4户脱贫户结成了“连心户”,并主动靠上盯上,在良好生活习惯养成、庭院整治、增收致富等方面进行指导、帮扶,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户。2021年,为阿依仙木·依明家考上大学的儿子送上慰问金1000元及其他学习用品,今年又为考上和田职业学院的阿布都乃比送上慰问金1000元,当得知买丽坎姆·吾舒尔的孩子生了病时,与村党总支一起前往看望,送上慰问金200元及牛奶、鸡蛋等物品。

“既然选择了援疆,就要铺下身子在受援地书写实干篇章”,亓玉才认为,作为一名泰山人,更要时刻牢记“埋头苦干、勇挑重担、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泰山“挑山工”精神,把受援地当家乡,把当地百姓当亲人,珍惜三年的援疆时光,尽心尽力、全心全意,为受援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