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教平台共研共学 临沂援青开展鲁青结对学校线上送课
日期:2022-12-28


10月22日至30日,在临沂援青干部管理组的推动下,山东省临沂市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的结对学校之间开展线上送课、联合教研活动,实现结对学校线上活动开展100%全覆盖。

强化自信 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临沂援青干部管理组干部曹波告诉记者,“目前学期已经过半,但是海北州各学校一直是线上教学。长时间的上网课容易使各校师生产生烦躁、焦虑或倦怠的心理,因此,帮助师生们进行心理疏导工作,调节师生以及家长的情绪,减轻师生线上教学与学习的心理压力,成为我们这次线上送课的重要工作,海晏县全县中小学师生及家长近8000人参与了这次线上教育学习。”

海晏县寄宿制民族中学组织教师听课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优秀班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学习动力指导师刘婷为海北州第一高级中学全体师生及家长开展主题为《做自己人生路上的主攻手》的直播讲座。讲座旨在帮助学生优化情绪,强化自信;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引领前进方向;教会学生勇于面对现实,通过实际行动成就梦想,海北州第一高级中学全校师生及家长近2000人参与线上学习。

临沂实验中学教师、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临沂市教育局心理兼职教研员毛艳婷老师以《“疫”路同行,成为更好的自己》为题,从网课学习期间,师生、家长常见的心理困扰出发,针对“居家上网课,如何找到学习节奏?”“网课期间依赖手机怎么办?”“负面信息过多,怎样调适心理状态”等问题,凭借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分享想象放松、手边管理等调适心理压力、增强自制力的实用方法,为师生、家长提供了管理目标、管理情绪、管理行为的方法。

临沂第三十五中学心理教师鲁珊君以《做幸福老师与阳光少年》为题开展师生心理健康线上讲座,侧重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训。从教师角度出发,建议老师正确看待疫情中的工作压力,引导老师们在多重角色冲突中找到正确的定位,找到合适的宣泄途径,创造愉快的环境来增加自己的舒适感,做好自我关怀。

海晏县寄宿制民族中学学生与家长一起听课

双管齐下 精细化教研管理打造有效课堂

管理是教育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在线上教学期间,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如何落实精细化管理,成为教师们需要关注学习的重点。临沂第三十五中学心理教师鲁珊君指导老师们疫情期间学会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等网络资源做好云带班,提高教师线上教学期间的班级管理水平。

临沂第一实验小学教务主任、兰山区教学能手、数学教研员孙树军以《钉钉直播模式技术分享》为主题,分享线上教学管理的精细化管理经验,主要从钉钉授课模式选择及详细步骤、大班化与小班化的教学模式、网课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解读。

临沂第一实验小学英语教师、山东省优秀教育工作者、临沂市小学英语兼职教研员、兰山区教学能手宋全芳以《校本教研的实践探究》为主题,分享校本教研的方法。主要从校本教研的内涵、目标、内容、方法、保障五个方面进行了解读,让受援结对学校对校本教研又有了新的认识。

杏园小学与祁连山小学的教师线上连线

临沂杏园小学老师王晓群作了《我与杏园共成长》为题的专题讲座。她以在杏园小学十二年的教学工作为发展主线,以“专业成长”和“学生成长”为切入点,讲述了自己和学校同成长、共进步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报告之后,王晓群与祁连山小学的老师进行了积极的互动,解答了老师们关于语文教学研究、活动有效激励等方面的问题,让受援学校教师耳目一新。

临沂市朴园小学精选教师为海晏受援学校开展示范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优质课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两地教师同频共振,进一步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夯实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助推课堂效率提升。

临沂市朴园小学徐茜执教的语文课《麻雀》,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加强学法引导,着力培养学生思维发散能力,循序渐进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发现、总结并感受母爱的伟大。

临沂市朴园小学刘树霞执教的数学课《三角形的面积》,注重学法指导,突出培养能力,紧扣教学目标,开展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活动,教学方法生动有趣,教学效率高。

“万里一堂课,两地共此时”,曹波说:“通过此次线上联合教研活动,帮助鲁青两地学校打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构建新型课堂、开展结对学校间的线上联合教研活动提供了模板,同时也提升了临沂海晏两地结对学校在线上层面交流合作的新高度,互相借鉴,各取所长,两地学校正是在不断的学习交流中,逐步优化合作方式,同心同向同力,共享共建共学,为实现两地教育均衡发展、鲁青友谊接续传承贡献力量。”